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早搏的类型:主要包括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房性早搏起源于心房,而室性早搏则起源于心室。两者在心电图上的表现有所不同。
2.发病率:早搏在一般人群中非常常见,尤其是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生率有所增加。许多人偶尔会经历早搏而不自知。
3.症状表现:多数情况下,早搏不会引起明显症状。有些个体可能会感觉到心悸、心跳加速或心停顿后的强烈搏动感。
4.诱发因素:常见的诱因包括疲劳、压力、咖啡因、酒精、尼古丁以及某些药物。有时,基础心脏病也可能导致早搏。
5.诊断方法:早搏通常通过心电图检查得以确认。有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以评估早搏的频率和性质。
6.治疗措施:大多数早搏无需治疗,尤其是在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情况下。对于频繁且伴有症状的早搏,可能会考虑使用药物或其他干预措施。
了解早搏及其特征有助于更好地评估心脏健康状态。若早搏频繁或伴随明显症状,需及时就医评估,以排除潜在的心脏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