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结核怎么诊断

2024-11-3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病情分析:骨干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影响脊柱。诊断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临床表现:患者常常表现为背痛、僵硬、畸形和神经系统症状,如感觉异常或下肢无力等。慢性疲劳和体重减轻也是常见的全身性症状。

2.影像学检查:

X射线检查:早期可能显示椎间隙变窄和椎体破坏。

MRI(磁共振成像):能够更清楚地显示软组织受累和脓肿形成,是诊断的首选方法之一。

CT扫描:可以提供详细的骨结构信息,对评估病变范围有帮助。

3.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可能显示血沉增高和C反应蛋白升高,提示炎症存在。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或T-SPOT.TB试验:用于检测是否感染结核菌。

病原学检查:通过脊椎组织活检或脓液抽吸进行细菌培养,以确认结核分枝杆菌的存在。

4.病理学检查:结合活检样本进行组织学分析,可以观察到典型的肉芽肿和干酪坏死。

骨干结核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影像学和实验室结果,及时识别并治疗可有效预防并发症。注意,在高度怀疑情况下,应尽早开始抗结核治疗,以避免因延误治疗导致的严重后果。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