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急性期(骨折后0-6周):此阶段主要是保护受伤部位,减轻肿胀和疼痛。可以进行以下训练:
静力肌肉锻炼:不移动关节,通过紧绷小腿肌肉来保持肌肉力量。
抬高患肢:有助于减轻肿胀。
2.修复期(骨折后6-12周):在此期间,骨折开始愈合,可以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负重练习。
活动度练习:如脚趾运动、踝关节的屈曲和伸展。
逐步负重: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伤情逐渐增加行走时间和强度。
3.功能恢复期(骨折后12周以上):此阶段需要恢复完整的踝关节功能和提高整体耐力。
平衡训练:例如单腿站立,有助于改善稳定性。
力量训练:使用弹力带或轻质哑铃进行小腿和足部肌肉强化。
遵循专业医疗指导,以确保康复过程顺利进行。定期复查、合理调整训练计划和密切监测康复进展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