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定期更换和维护导尿管
导尿管需定期更换以防止感染或堵塞。一般建议每4至6周更换一次,但对于容易形成结石或感染风险较高的患者,可缩短更换周期。同时,应注意保持导尿管外部清洁,每日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尿道口,并及时清除管道表面的可能性结晶沉积物。
2.控制感染风险
留置导尿管会增加尿路感染风险,因此需要密切监测是否出现感染迹象,如发热、尿液浑浊、异味或血尿。一旦发现感染,需根据尿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预防方面,应保证饮用充足的水分(每日1500-2000毫升),以稀释尿液并减少细菌滋生。
3.肾结石治疗和预防
肾结石是留置导尿管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尽快处理结石。目前常用方法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皮肾镜碎石术或输尿管镜手术。术后应通过饮食调整降低再次形成结石的风险,例如限制含草酸盐、钙或嘌呤过高的食物摄入,并根据结石成分决定个性化饮食干预方案。
4.尿流引导和功能恢复
为避免长期依赖导尿管,需促进自然排尿功能的恢复。在治疗结石后,可以逐步尝试拔除导尿管,并结合膀胱功能训练帮助尿流恢复正常。如果因慢性梗阻导致排尿障碍,还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前列腺增生等因素,并实施相应治疗。
5.监测结石复发和管道性能
定期检查如泌尿系超声或CT扫描有助于监测肾结石复发及导尿管内部的通畅度。如发现导尿管内形成结石或堵塞,需要及时更换或调整管道位置。
对于因肾结石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除了治疗本身,还需注意生活习惯管理和早期就医,避免延误病情或引发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