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药物治疗:
针对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可使用抗生素,如头孢类或大环内酯类药物。
如果存在支气管痉挛,可适当应用支气管扩张剂,例如沙丁胺醇或异丙托溴铵。
如有明确的非感染性炎症,可以考虑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以减轻局部炎症反应。
若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哮喘、COPD),则需根据具体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2.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吸烟和二手烟暴露,因为烟草会加重炎症反应,影响恢复。
避免粉尘、化学气体等可能刺激呼吸道的因素,尽量减少环境污染的影响。
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饮水1500-2000毫升,有助于稀释气道分泌物,改善排痰。
均衡饮食,多摄取富含维生素C与E的食物,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例如柑橘类水果、坚果和绿色蔬菜。
3.定期复查:
建议每隔3-6个月进行一次胸部CT检查,以观察肺结节和炎症的变化情况。
定期肺功能评估可帮助判断病变是否影响到整体肺功能。
如果伴随症状持续或加重,应立即就诊进行进一步检查,如痰培养、支气管镜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和调整治疗方向。
轻微慢性炎症多数情况下预后较好,但需要长期注意避免诱发因素并坚持健康管理,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