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直径大小:肺结节的大小是评估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直径小于5毫米且没有其他异常特征的结节,大多数为良性;直径超过8毫米时,怀疑恶性的风险会增加。
2.形态特征:从影像学角度看,边界清晰、表面光滑的肺结节更倾向于良性,而边界模糊、不规则或伴有毛刺征的结节,提示恶性可能较高。
3.密度类型:肺结节可分为实性、亚实性和磨玻璃样三种密度类型。实性结节多见于炎症或感染;磨玻璃样结节则需要特别关注,因为其与恶性病变(如腺癌)相关性较高。
4.生长速度:通过对比数月至一年的影像检查,如果结节明显增大,则更可能为恶性。但如果长期稳定,恶性可能性降低。
5.患者背景:患者是否有吸烟史、职业接触史或家族中是否有肺癌等病史也是判断的重要依据。同时还要考虑是否存在慢性肺部疾病,如结核、肺纤维化等,这些可能导致假性结节。
6.辅助检查:PET-CT对于判断结节的代谢活跃程度有帮助,高代谢一般提示恶性可能性更高。必要时可以进行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肺结节的最终处理需个体化分析。如果发现疑似肺结节,应定期随访或进一步检查,避免忽视潜在风险,同时也需防止过度焦虑和不必要的医疗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