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输尿管结石通过机械性阻塞影响尿液排出。尿液是人体的一项重要防御机制,通过持续流动能够带走细菌。当输尿管结石堵塞尿路后,尿液在上游段积聚形成尿潴留,增加了局部细菌定植的可能性。
2.尿液淤积会成为细菌生长的温床。正常尿液本身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但当尿液淤滞时,这种清除作用减弱,而尿液中的营养成分(例如葡萄糖和其他溶解物)可能为细菌提供能量来源,加快其增殖速度。
3.结石表面容易成为细菌附着的载体。研究发现,某些类型的结石表面粗糙或多孔,提供了理想的微环境,使得细菌更容易粘附并形成生物膜。生物膜可以保护细菌免受宿主免疫系统和抗生素的攻击,进一步加剧感染风险。
4.感染和结石形成之间可能存在互相促进的关系。例如,一些细菌(如变形杆菌)分泌尿素酶,将尿素分解为氨,从而提高尿液的碱性,促使含钙盐类结晶析出,进一步形成新的结石。这种恶性循环会加重病情。
5.输尿管壁因结石摩擦受到损伤,导致黏膜屏障功能下降。输尿管黏膜受损后更容易被细菌侵入和感染,特别是在有尿液逆流的情况下,细菌可能上行至肾脏引发更严重的感染,如急性肾盂肾炎。
对于输尿管结石合并感染的患者,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包括解除尿路梗阻、应用针对性抗生素治疗以及调整生活习惯以减少复发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