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密切监测膀胱功能
残余尿是指排尿后膀胱内未完全排空的尿液量。手术后需要定期评估膀胱的功能,包括超声测量残余尿量。如果残余尿量较少(一般少于50毫升),通常无需额外处理;若超过一定量(如大于100毫升),则需进一步评估是否存在膀胱收缩力不足或尿路梗阻。
2.药物辅助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可使用药物帮助缓解残余尿的症状。例如:
α受体阻滞剂:减轻尿道张力,帮助尿液顺利排出。
胆碱酯酶抑制剂:增强膀胱逼尿肌的收缩能力。
抗生素:如果伴有尿路感染,可短期使用抗生素以防止感染扩散。
3.膀胱训练与导尿
对于术后膀胱功能较弱的患者,可以进行膀胱功能的康复训练,包括定时排尿或短期使用间歇性导尿的方法,帮助膀胱逐步恢复储尿和排尿能力。当残余尿量大于300毫升且长期无法改善时,应及时联系医疗机构以采取干预措施。
4.控制饮水和饮食
适当减少夜晚饮水量,避免刺激性食物(如咖啡、酒精、辣椒等)能减轻膀胱负担。每日饮水量建议维持在1500-2000毫升左右,根据个人情况调整。
5.规律复查
手术后应在医生指导下定期随访,通过尿流率检测、尿常规检查及影像学检查了解膀胱和尿路的恢复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可及时处理。
残余尿问题的管理需要个性化方案,结合手术类型、术后恢复情况和患者具体需求进行调整,一般通过规范干预可逐步改善或解决此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