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遗传因素与发病风险:研究发现,与腰椎间盘突出的家族史相关的人群中,其患病风险可能高于普通人群。这主要是因为某些基因可能会影响椎间盘组织代谢功能,从而增加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的退化速度,导致椎间盘更容易受损。
2.环境和行为因素的重要性:尽管存在遗传倾向,但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如久坐、弯腰搬重物)或从事对腰椎负担较大的工作(如建筑工人、司机)同样是重要诱因。肥胖会增加腰椎承受的压力,也会加速椎间盘退变的进程。
3.年龄与退行性变化: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水分减少,其弹性和缓冲作用减弱。35岁以后,此类退变逐渐显现,再结合遗传因素时,发病概率会更高。
4.预防措施的作用:即使有家族遗传因素,通过加强腰背部肌肉锻炼、避免过度负重、保持合理体重、纠正坐姿和站姿,可显著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几率。
遗传因素确实在腰椎间盘突出发生中扮演一定角色,但它不是决定性因素。调节生活方式、避免长期不良刺激才是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