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功能性腹痛
功能性腹痛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原因,通常没有明确的器质性病变,可能与胃肠道运动异常或脑肠轴功能紊乱有关。压力过大、学业紧张等心理因素也会导致此类腹痛。
2.消化系统疾病
胃炎或胃溃疡:由于不规律饮食或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引起上腹部反复性疼痛,尤其在空腹时加重。
便秘:儿童若长期排便困难,会因粪块堆积导致腹部隐痛,特别集中于下腹部区域。
肠易激综合征:伴随腹泻或便秘交替发作,腹痛通常在排便后缓解。
3.感染性原因
急性胃肠炎: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及腹泻。
寄生虫感染:如蛔虫病,可表现为间歇性腹痛,并可能伴有食欲变化或体重下降。
尿路感染:下腹部疼痛可能是感染波及膀胱所致,常伴有尿频、尿急及尿痛。
4.特殊情况
阑尾炎:多见于右下腹固定性疼痛,伴发热或呕吐,需高度警惕以避免延误诊断。
早发性月经来潮:部分女孩可能在青春期前就有月经先兆,导致周期性下腹痛。
其他少见疾病:如卵巢囊肿或淋巴结炎,也可能引起反复腹痛。
5.心理和情绪因素
研究表明,儿童腹痛中约10-15%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例如因家庭矛盾、学习压力等引发的焦虑性腹痛。
若孩子频繁出现腹痛,建议前往正规医院儿科或消化内科进行详细检查,包括血液检查、腹部超声、尿常规等,以明确原因并及时治疗。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保持饮食清淡规律,关注心理健康,避免让其承受过大的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