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渗透性泻药:这类药物,如聚乙二醇,通过在肠道内保留水分以软化粪便。如果摄入过多,可能导致水样便和腹泻。
2.刺激性泻药:如比沙可啶,刺激肠壁肌肉,增加肠蠕动。使用过量会引起剧烈腹泻和腹痛。
3.容积性泻药:如甲基纤维素,增加粪便体积以促进排便。虽然较温和,但剂量不当也可能引发腹泻。
4.润滑性泻药:例如矿物油,减少粪便通过肠道的摩擦,为粪便提供润滑,同样存在引起腹泻的风险。
合理使用通便药物通常不会引起严重副作用,但长期或过量使用不仅可能导致腹泻,还可能引发电解质失衡、依赖性及肠道功能紊乱。选用和调整剂量时应关注个体反应,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