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东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整形外科
1.疤痕的分类与特征:
增生性疤痕:表现为红色、隆起且伴随瘙痒或疼痛,一般在术后3-6个月增生最为明显,之后可能逐渐改善。
凹陷性疤痕:由于组织缺损导致凹陷,与周围皮肤不平整,常见于伤口愈合不良的情况。
色素沉着:术后局部出现颜色加深,多为暂时性,通常会在6-12个月逐渐减轻。
2.修复方法:
非手术方式:
a.激光治疗,如点阵激光、脉冲染料激光,可以减少疤痕的色素沉着和厚度,促进皮肤再生。
b.注射疗法,包括玻尿酸填充适用于凹陷性疤痕,而激素注射(如曲安奈德)可抑制增生性疤痕。
c.外用药物,例如硅凝胶或硅胶贴片,可减少疤痕增生并软化组织。
手术方式:
a.疤痕切除术:针对较严重的疤痕,通过重新缝合改善形态。
b.Z成型或W成型手术:调整疤痕方向或形状,使其与自然皱褶更加一致,视觉上更为隐蔽。
3.注意事项:
修复时间的选择:一般建议疤痕处于稳定期后进行修复,通常是在术后6-12个月。
避免外界刺激:恢复期间避免搔抓、日晒以及使用刺激性护肤品。
个体差异:修复效果受皮肤类型、年龄及体质等多种因素影响,无法保证完全消除疤痕。
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咨询专业医生,根据疤痕的具体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