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酒精利尿作用:酒精本身具有显著的利尿作用,会增加肾脏的尿液生成。酒精通过影响肾小管的功能,使肾脏排出更多的水分,从而导致尿量增多。
2.抑制抗利尿激素:酒精可以抑制抗利尿激素(ADH)的分泌。这个激素通常有助于减少尿液的产生,帮助身体保留水分。当其被抑制时,尿液的产生会增加,容易导致夜间尿床。
3.意识和反射能力受损:大量饮酒后,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削弱了大脑对膀胱满溢信号的感知能力,降低了起床如厕的反应能力。即便膀胱充盈,大脑可能未能及时反应,从而导致尿床。
为了避免因饮酒过量导致尿床,应控制饮酒量,特别是在睡前的数小时内尽量避免摄入酒精。增加对自身饮酒后的生理反应的了解,也有助于更好地调节饮酒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