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贝类海鲜最可能致癌

2025-08-0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李小优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病情分析:某些贝类海鲜,如螃蟹、蛤蜊和牡蛎等,可能含有污染物或毒素,这些化合物在高浓度下与癌症风险增加有关。具体来说,双壳贝类(如牡蛎、贻贝和蛤蜊)因为滤食的方式,容易累积海洋中的污染物和毒素。

1.砷:贝类中可能含有无机砷,这是一种已知的致癌物质。研究表明,长期摄入高水平的无机砷与皮肤癌、膀胱癌及肺癌的风险增加有关。

2.多氯联苯和二恶英:这些是环境中常见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广泛分布于水体中,并可在海鲜体内富集。多氯联苯和二恶英被认为是潜在的人类致癌物,与肝癌和其他类型癌症相关。

3.赤潮毒素:某些贝类可能会因赤潮现象而累积麻痹性贝类毒素,这虽然主要引起急性中毒,但也存在慢性健康风险的理论。

4.重金属:贝类尤其容易积累铅、汞、镉等重金属。这些金属的高暴露水平长期来看可能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包括肾脏损害及潜在的致癌效应。

进食贝类海鲜时,应注意来源可靠性和烹饪过程,以降低潜在的健康风险。适度、多样化的饮食有助于减少特定污染物的累积。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