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发病原因:
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容易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增加静脉压力,从而引发外痔。
便秘和腹泻:便秘时用力排便会增加肛门压力,而频繁的腹泻则可能引起肛门周围组织的反复刺激,均可导致外痔。
肥胖:体重过重者腹压增加,使肛门周围的静脉更易受压迫,增加患外痔的风险。
怀孕和分娩:怀孕期间子宫增大压迫盆腔静脉,加上分娩过程中的用力,都可能引起外痔。
不良生活习惯:如饮酒、辛辣食物摄入过多等,可能刺激肠道和肛门,诱发外痔。
2.临床症状:
疼痛:特别是在排便过程中或之后,肛门周围可能出现明显的疼痛感。
肿胀:肛门周围出现柔软的肿块,触摸时有弹性或坚硬感。
出血:在排便时,可能伴随少量鲜红色出血。
瘙痒或灼热感:肛门周围皮肤可能因炎症或摩擦而产生瘙痒或灼热感。
3.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通过温水坐浴、使用外用药物(如痔疮膏)、口服药物(如抗炎药)减轻症状。
改善生活方式:增加纤维摄入、多喝水、定期运动以促进肠胃蠕动,避免便秘。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或长期无法缓解的病例,医生可能建议手术治疗,如痔切除术或激光治疗等。
及时发现和处理外痔可以有效缓解不适,改善生活质量。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合理饮食,预防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