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涌泉穴:
位置:脚底前部,约在第二、第三趾之间的连线与足底交界处。
功能:具有滋阴降火、安神定志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失眠、头痛、高血压等症状。
2.太冲穴:
位置: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功能:疏肝理气、消瘀散结,常用于缓解月经不调、乳腺增生、情绪抑郁等问题。
3.照海穴:
位置:内踝高点下方凹陷处。
功能:滋阴清热、安神利尿,适用于治疗咽喉炎、便秘、失眠及眼干涩。
4.足三里穴:
位置:膝盖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
功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对消化不良、腹痛、疲劳乏力有显著疗效。
5.三阴交穴:
位置: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功能:调经止带、养血安神,常用于治疗月经失调、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6.昆仑穴:
位置:外踝高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功能:舒筋活络、通经止痛,主要用于治疗腰腿痛、踝关节扭伤、坐骨神经痛等。
以上列举的几个主要穴位,每个穴位都有其特定的功效和适应症。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适当的按摩和刺激这些穴位,可以促进身体健康,缓解各种不适症状。对于严重疾病或不明原因的症状,应及时就医,确保获得专业的医疗指导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