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影像学检查:
超声波成像(肝脏超声):作为初步筛查工具,肝脏超声因其无创性和高敏感性被广泛应用。
计算机断层扫描(CT):提供详细的肝脏结构图像,有助于判断肿瘤的大小、部位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磁共振成像(MRI):特别适用于鉴别不同类型的肝脏病变,能更清晰地显示软组织细节。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通过显像剂识别异常代谢活动,常用于判断癌症是否扩散到其他器官。
2.血液标志物检测:
甲胎蛋白(AFP):AFP水平升高通常提示原发性肝癌,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19-9(CA19-9):这些标志物有助于辅助诊断和监测治疗效果。
3.组织病理学检查:
肝穿刺活检:在影像引导下,用针获取肝组织样本进行显微镜下检查,是确诊肝恶性肿瘤的金标准。
腹腔镜检查:通过腹壁小切口插入腹腔镜直接观察肝脏,并可取样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分析。
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肝恶性肿瘤,高危人群尤其需要重视上述检查方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