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尿床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几个方面:
生理因素:某些儿童的膀胱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导致无法储存足够的尿液。膀胱功能障碍或泌尿系统感染也可能引发尿床。
遗传因素:研究显示,如果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曾有过尿床的经历,他们的孩子更有可能出现同样的问题。甚至有研究指出,具有家族遗传背景的儿童患尿床的几率可高达70%。
激素水平:抗利尿激素(ADH)在夜间分泌不足,会导致尿液生成过多,从而增加了尿床的风险。
睡眠深度:部分儿童睡眠较深,对膀胱的充盈感知不敏感,未能及时醒来排尿。
心理因素:紧张、焦虑、家庭变故等心理压力也可能是诱发尿床的原因。
2.管理和治疗尿床的方法:
行为疗法:家长应维持耐心,避免责备儿童。通过鼓励孩子在白天有规律地上厕所,可以帮助其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
限制饮水:晚餐后尽量减少液体摄入,尤其是在睡前两小时内,以减少夜间产生的尿液量。
尿床报警器:这种设备能够在检测到湿气时发出声音,提醒儿童起床去卫生间,从而逐渐培养其夜间醒来排尿的能力。临床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对60%至80%的儿童有效。
药物治疗:对于一些顽固性尿床病例,医生可能会推荐使用药物,如抗利尿激素类药物或膀胱松弛剂,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虽然尿床在多数情况下随着年龄增长自然消失,但若持续时间较长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