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水分摄入不足:人体夜间休息时不饮水,若白天总体饮水量也较少,会导致晨起时尿液量减少。成人每日推荐饮水量约为2-3升,但具体需求会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
2.肾功能问题:肾脏是负责过滤血液并产生尿液的器官。当肾功能受损,如慢性肾病、急性肾衰竭等情况时,尿液产量可能会减少。一般来说,成年人每24小时排尿量应在800-2000毫升之间,显著低于这个范围可能提示肾功能异常。
3.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抗利尿激素(ADH)类药物、某些降血压药物等,可能干扰正常的尿液生成和排出,从而导致晨尿减少。服用这些药物的人应该注意观察自己的排尿量变化,并及时与医生沟通。
4.夜间出汗多:如果夜间出汗较多,身体通过汗液失去大量水分,也会导致晨尿减少。这种情况多见于环境温度较高或睡眠环境不佳的情况下。
5.尿路梗阻:如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等原因导致的尿路梗阻,可能引起排尿困难,影响尿液排出的总量和频次。
晨尿减少可能是暂时性或者偶发性的,不一定都是疾病所致。如果长期出现晨尿减少,并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尽早就医进行全面检查。定期监测水分摄入和排尿情况,对维持健康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