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症状:
面肌痉挛: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间歇性、不自主的抽搐,通常从眼周开始,逐渐扩展至口角、面颊等部位。在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影响整个面部。
面瘫:表现为面部表情肌肉的无力或完全丧失,受影响的一侧面部无法正常做出表情,例如抬眉、闭眼、微笑等动作困难。常见的面瘫类型包括贝尔氏麻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和外伤性面瘫等。
2.病因:
面肌痉挛:多由面神经受到血管压迫引起,血管可能是小脑下前动脉或椎动脉。其他原因还包括面神经肿瘤、脑干病变等。
面瘫:大多数情况下,面瘫是由于面神经炎症或损伤造成的,常见的原因包括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病毒)、外伤、手术损伤、中耳炎等。
3.治疗方法:
面肌痉挛:可采用药物治疗,例如抗癫痫药物,但效果有限;更有效的方法是肉毒素注射,通过阻断神经信号缓解肌肉痉挛。对于严重病例,可考虑进行微血管减压手术,以解除对面神经的压迫。
面瘫:治疗主要依赖于基础病因,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面瘫,常用抗病毒药物和激素治疗;物理治疗包括面部肌肉恢复训练、电刺激等;如果是由于结构性损伤,则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面肌痉挛与面瘫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各自具有独特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早期识别并采取适当治疗对于改善预后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