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常见原因:
淋巴结肿大:通常由于感染或炎症引起,常见于感冒、咽喉炎等。
甲状腺结节:包括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需通过超声检查进一步确诊。
唾液腺肿物:如腮腺或颌下腺的良性肿瘤或囊肿,有时也可能是恶性肿瘤。
脂肪瘤:一种良性的脂肪组织增生,一般无痛。
2.诊断步骤:
病史采集:医生需要了解包块出现的时间、大小变化、是否伴随疼痛及其他系统症状。
体检:医生会进行仔细的触诊,评估包块的质地、活动度、边界等特征。
影像学检查:常用的有颈部超声、CT或MRI,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包块形态和结构信息。
实验室检查:血液指标如全血细胞计数、甲状腺功能等,有助于初步判断病因。
活检:如有必要,通过细针穿刺或切除活检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分析。
3.处理方法:
感染性淋巴结肿大:一般通过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待感染消退后淋巴结可缩小或消失。
良性肿物:如小的脂肪瘤或囊肿,无症状且不影响生活质量者,可选择观察随访。
恶性病变:需根据病理结果制定具体治疗计划,可能包括手术、放疗或化疗。
及时就医不仅可以明确包块的性质,还能避免因延误治疗而导致病情加重。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身体变化,有异常情况及早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