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降温的方法有哪些

2024-09-0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王永生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呼吸科

病情分析:物理降温是通过外部手段降低体温的一种方法,常用于发热患者。主要的物理降温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冷敷

使用冷水或冰袋敷在额头、颈部、腋下和腹股沟等大血管密集的部位。这些部位血流丰富,降温效果较为明显。

每次冷敷时间约10-15分钟,可重复进行,但需间隔一段时间以避免皮肤损伤。

2.温水擦拭

用温水(约27-37摄氏度)浸湿毛巾后轻轻擦拭全身,尤其是四肢和躯干。温水蒸发时带走热量,有助于体温下降。

每次擦拭时间5-10分钟,注意擦拭过程中保持房间通风但避免直接吹风。

3.酒精擦浴

将75%的酒精稀释后用毛巾蘸取,轻轻擦拭患者的四肢、背部和胸部。酒精挥发快,可以迅速带走热量。

每次擦浴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止对皮肤造成刺激,一般控制在5-10分钟内。

4.空气对流降温

通过电扇、空调等设备增加空气流动,加速身体热量散发。但要避免直接吹风,以防引起受凉或其他不适症状。

电扇转速适中,避免直接靠近皮肤。

5.泡温水浴

水温应控制在27-37摄氏度之间,全身浸泡10-15分钟,利用水的导热性均匀带走体内热量。

浴后要及时擦干并保暖,避免受凉。

物理降温仅作为辅助措施,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适当的方法。在应用物理降温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特别是年轻儿童和老人,避开可能引起不适或副作用的做法。如果体温持续高热且难以控制,建议尽快就医。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