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头颅影像学检查:包括CT或MRI检查,用于观察脑部组织的变化和梗死的范围。有助于了解病情的发展和判断是否有新发病灶。
2.血液检查:
血脂:监测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有助于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血糖:检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评估是否存在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这些都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血液黏度:检测血液的流变学性质,如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等,有助于评估血栓形成的风险。
3.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用于检测心脏功能和结构异常,例如心房颤动、心瓣膜病等,这些情况可能导致心源性栓塞,从而引发脑梗死。
4.颈动脉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波评估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和斑块稳定性,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预防再次梗死。
5.动态血压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能够全面了解血压波动情况,评估高血压控制效果。高血压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6.神经功能评估:包括体格检查和神经心理测验,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情况。
7.凝血功能检查:测定凝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凝血状态,调整抗凝治疗方案。
脑梗死后的复查非常重要,涵盖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心脏和血管功能评估,以及神经功能评估。这些检查可以全面了解病情进展,指导治疗和康复,同时有效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