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患有肝糖原病仍会出现低血糖

2025-08-1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魏琼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病情分析:患有肝糖原病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糖,这是因为这种病影响了肝脏正常储存和释放葡萄糖的能力。肝糖原病是一组遗传性疾病,影响体内糖原的代谢过程。

1.肝糖原储存:肝脏是人体主要储存糖原的器官。在正常情况下,当人体需要能量时,肝脏会将储存的糖原转化为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以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肝糖原病中的基因缺陷导致糖原的储存或降解异常,妨碍了葡萄糖的释放。

2.糖原合成酶缺乏:某些类型的肝糖原病是由于糖原合成酶或者糖原磷酸化酶的缺乏或功能障碍所致。这些酶负责糖原的合成和分解,如果它们无法正常工作,糖原结构就会受到影响,导致葡萄糖不能有效地释放到血液中。

3.血糖调节障碍:肝糖原病可能造成胰岛素和其他调节血糖的激素反应异常,这也影响血糖水平的稳定性。即使存在足够的糖原储备,身体可能仍然无法利用这些储备来维持正常的血糖浓度。

4.类型差异:肝糖原病有多种类型,每一种类型对血糖调节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1型肝糖原病(vonGierke病)通常会导致严重低血糖,因为葡萄糖-6-磷酸酶的缺乏使得肝脏无法将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患有肝糖原病的个体应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饮食调整和治疗,以防止低血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