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发热的定义及危害
普通感冒或病毒感染通常会导致低至中度发热(37.5-38.9℃),一般不会造成长期影响。
持续39℃及以上的高热若超过24小时,可能增加脱水、惊厥等问题的风险,尤其是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2.判断病因的重要性
引起发热的原因包括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感染(如肺炎、扁桃体炎等)、疫苗接种后的反应,以及少见的非感染性原因(如风湿性疾病)。
高热超过48小时未退,需警惕是否存在细菌感染,需要医生明确诊断以决定是否需要抗生素治疗。
3.家庭紧急处理方法
使用物理降温:温水擦浴,避免使用过冷的水,以免引起不适或寒颤。
服用退热药:根据儿童体重和年龄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并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给药。
监测体温:间隔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如仍持续高于39℃,应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4.就医时机
若伴随其他症状,如反复呕吐、嗜睡、意识模糊、皮疹、明显呼吸困难,应立即带往医院。
年龄小于3个月的婴儿,任何发热均需尽快就诊,不等待观察。
持续39℃高热一晚可能并不代表严重情况,但也不能掉以轻心,确保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