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错误归因:抗蓝光镜片的主要功能是过滤部分蓝光,并不能改变眼睛的屈光状态或调节能力。近视度数的增加,是眼球前后径增长或屈光系统发生变化导致的,与是否佩戴抗蓝光镜片无关。当人们意识到度数增长时,可能会误以为和新换的镜片类型有关,而忽略了真实的原因。
2.用眼习惯的变化:佩戴抗蓝光镜片的人群通常因为担忧蓝光伤害而更加依赖电子屏幕设备。如果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比如持续使用电脑、手机和平板,眼睛负担加重,可能会加速近视的发展。研究显示,每天连续近距离用眼超过两个小时,就可能引起视疲劳,并增加近视风险。
3.过度放松心理:佩戴抗蓝光镜片后,一些人可能会产生对眼睛保护的过度信任感,从而减少定期休息和户外活动的时间。科学研究表明,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是减缓近视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4.配镜精确度:如果抗蓝光镜片的配镜度数不准确,例如瞳距测量误差或未及时调整度数,可能会造成眼疲劳,甚至让近视发展速度加快。这种情况与镜片本身无关,而是配镜过程中的问题。
5.年龄及自然进展:青少年时期是近视发展的高峰期,无论佩戴何种镜片,近视度数都可能以每年50~100度的速度自然增长。有时候,恰好在这一阶段开始佩戴抗蓝光镜片,会让人误以为两者有联系。
需要明确的是,任何类型镜片的作用都只是矫正视力或提供附加功能(如抗蓝光),并不能阻止或加速近视的发生与发展。在选择抗蓝光镜片时,应更多关注其过滤蓝旋光性能是否适度,避免选择过度滤光导致色觉失真,也要确保配镜过程的专业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