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海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营养科
1.血液检查:血液中的矿物质和激素水平变化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钙:血钙浓度低于正常范围。
磷:血磷浓度高于正常范围。
甲状旁腺激素:PTH浓度升高,提示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维生素D:活性维生素D水平降低,影响钙、磷代谢。
2.影像学检查:通过X线、双能X线吸收测定等影像学手段评估骨密度和结构。
X线:可见骨皮质变薄、骨小梁稀疏、骨折等表现。
DEXA:用于测量骨密度,判断是否存在骨质疏松。
3.骨活检:在某些情况下,可进行骨活检以明确诊断,并鉴别不同类型的肾性骨营养不良。
骨组织学检查:观察骨组织的形态学改变,评估骨形成与骨吸收情况。
标本染色:通过特定染色技术观察矿化障碍和纤维化情况。
肾性骨营养不良的诊断依赖于综合分析以上检查结果。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改善病情并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