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烨林主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针灸科
1.穴位定位:人体有数百个穴位,排列在经络上。主要经络包括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常用穴位如合谷、足三里、内关等,各自对应不同的病症。
2.作用机制:针灸通过刺激神经末梢,可能促进身体释放内源性化学物质,如内啡肽、血清素等,从而缓解疼痛、调节情绪,增强免疫功能等。
3.临床应用:常用于疼痛管理,如慢性头痛、关节炎、背痛等;也能辅助治疗消化问题、失眠、焦虑等。世界卫生组织已认可针灸可治疗的疾病约有100种。
4.安全性和禁忌症:一般认为针灸相对安全,但需由专业人员操作以避免感染或其他不良反应。某些情况,如出血倾向、感染部位,或妊娠期特定穴位,需格外谨慎。
针灸作为一种辅助治疗需与现代医学手段结合使用,对于每个人的疗效需要个性化评估。建议在选择治疗前咨询专业医生并了解自身条件适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