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跃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1.溶栓治疗:在发病后3至4.5小时内,使用静脉溶栓药物,如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能够有效溶解血栓,恢复血流。这种治疗需要严格的时间窗口和适应症评估。
2.机械取栓:对于某些较大血管闭塞的病例,机械取栓术可在发病6小时甚至24小时内进行,通过血管内疗法直接取出血栓,以迅速恢复脑部血液供应。
3.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等药物可能用于防止新的血栓形成,但多在急性期后的次级预防中使用。
4.控制危险因素:管理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有助于减少进一步发生脑梗的风险。
5.康复治疗:对于已经发生脑损伤的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包括物理、职业和语言治疗,可改善功能恢复。
6.支持治疗: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预防并发症如肺炎、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也是治疗中的重要环节。
急性脑梗的有效治疗依赖于快速识别和干预。在急性期内争取尽快改善血流,同时采取综合措施以最大化改善长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