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诊断与时机
先天性白内障是一种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即存在的晶状体混浊疾病,若白内障影响到视觉发育,应尽早接受治疗。
如果双眼均受影响,通常建议在出生后6周至3个月之间进行手术;单眼病例则可能要求更早干预。
2.手术方式
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混浊的晶状体,从而恢复光线进入视网膜的通路。
根据患者年龄不同,可以选择植入人工晶体或暂时佩戴光学矫正装置(如眼镜或隐形眼镜)。通常年满1岁以上的儿童较适合人工晶体植入,而婴幼儿期可能倾向于使用外部矫正方式。
3.术后矫正与康复
手术后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屈光矫正,如佩戴眼镜或隐形眼镜,帮助聚焦光线。
早期干预和术后康复至关重要,包括弱视治疗(如遮盖疗法)和视觉功能训练,以促进大脑与眼睛的协调发育。
4.长期随访
随访频率依据患者年龄及术后恢复情况确定,旨在监测视力发育、屈光状态变化及潜在并发症,如青光眼、后囊混浊等。
手术是目前治疗先天性白内障的核心方法,在术后还需配合严格的视觉训练和定期检查,以确保患儿的视力得到最佳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