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促进消化:饭后轻微运动,如散步,可以帮助胃肠道的蠕动,加速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这样不仅可能防止脂肪堆积,还有助于减少进餐后肚胀的不适感。
2.能量消耗增加:由于运动本身需要消耗能量,因此在餐后进行中低强度的运动可以提高热量的燃烧效率。一个成年人在慢速步行30分钟内大约可以消耗100卡路里左右的热量,这对于长期减肥是有益的。
3.改善代谢功能:适度的餐后运动能够提高基础代谢率,使身体在静息状态下也能够消耗更多的热量。同时,规律的餐后运动还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为了避免消化不良或其他不适,建议在餐后30分钟至1小时后再进行运动。运动的类型以低至中等强度为宜,如散步、瑜伽或轻柔的伸展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