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消化系统疾病
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常引起上腹部隐痛、胀气、反酸或嗳气。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炎的常见原因之一。
肠道功能紊乱如肠易激综合征,可表现为腹泻与便秘交替、腹痛缓解后排便感增强。
胆囊炎、胆结石可导致右上腹疼痛,通常伴有恶心或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
2.饮食相关因素
暴饮暴食、进食过快或大量摄入高脂、高糖食品可能引发胃肠不适。
食物不耐受,例如乳糖不耐受,可能引起腹胀、腹泻等症状。
饮水不足或长期低纤维饮食会导致便秘,继而引发腹部不适。
3.全身性及其他内科疾病
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胃轻瘫,表现为餐后饱胀感、呕吐等。
女性需注意是否存在妇科问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可能伴随下腹部疼痛。
如果伴有发热、黄疸或剧烈疼痛,需警惕急腹症,如胰腺炎或阑尾炎。
4.心理和生活习惯
长期焦虑、压力可能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神经性消化不良。
缺乏规律作息、熬夜、久坐不动均可能增加胃肠负担,诱发不适。
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避免精神压力能够改善部分情况。如果症状持续超过数日或伴随严重症状如剧烈疼痛、呕血、黑便,应尽快前往医院明确诊断原因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