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肛肠疾病
痔疮:内部或外部痔疮引起的肿胀和充血可能导致直肠和肛门区域的异物感及下坠感,尤其在排便时更为明显。
肛裂:由于肛门黏膜破损,可能造成排便疼痛以及伴随的下坠不适感。
直肠脱垂:直肠部分组织向外突出,排便时会有明显的下坠感,有时还可能伴随分泌物或粘液增多。
2.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肌无力:盆底支撑能力减弱可能导致直肠位置下移,从而出现排便下坠感。多见于产后女性或长期便秘人群。
直肠前突:直肠壁向阴道方向膨出,也会导致排便时感到直肠区域的压力增大并有下坠感。
3.消化系统问题
慢性便秘:粪便长期堆积在直肠内导致扩张刺激,可能产生下坠感。
肠梗阻:部分梗阻会增加直肠末端的负荷,诱发局部不适。
肠胃炎:炎症或感染引起的肠道紧张感也可表现为下坠感。
4.其他可能因素
妇科疾病:如子宫脱垂或卵巢囊肿压迫直肠区域,会间接导致这种症状。
心理因素:焦虑或压力过大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从而出现类似的不适。
若下坠感持续存在或伴随其他症状(如出血、疼痛、排便异常),应尽早就医明确诊断,可进行肛门指检、盆底超声、肠镜等检查以查明原因并对症治疗。日常保持规律饮食、多摄取膳食纤维、避免久坐及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对缓解症状有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