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痔疮
痔疮是导致大便出血和肛门疼痛的常见原因,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种。
内痔:通常表现为排便时无痛性鲜红色出血,严重时可能会伴随痔核脱出。
外痔:主要表现为肛门疼痛,尤其是在形成血栓性外痔时,局部可能会出现肿块和剧烈疼痛。
混合痔:同时具有内痔和外痔的特征,可表现为出血和疼痛并存。
2.肛裂
肛裂是指肛管皮肤的破裂,常由于排便干硬、大便用力过度导致。
疼痛:呈刀割样疼痛,多在排便时发生,持续时间较短或较长不一。
出血:多为少量鲜红色血液,附着于粪便表面或手纸上。
常见于年轻人及长期便秘患者。
3.肛周脓肿和肛瘘
肛周脓肿是肛腺感染形成的化脓性病变,肛瘘则是脓肿破溃后形成的异常通道。
肛周脓肿:表现为肛门周围剧烈疼痛、红肿热痛,有时会伴有发热等全身不适症状。
肛瘘:往往反复出现肛门流脓,也可能伴有轻微出血和不适感。
4.直肠或结肠肿瘤
虽然相对较少,但直肠或结肠肿瘤也可能表现为大便带血,尤其是暗红色血液,并伴随大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与便秘交替、粪便形状变细等。
5.炎症性肠病
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也可能导致大便出血和肛门不适,这类疾病通常伴有腹痛、腹泻以及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
出现上述问题时,应及时就医,通过肛门视诊、指诊或必要的肠镜检查明确病因,同时避免久坐、饮食辛辣刺激,保持大便通畅,对症治疗以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