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房内血流淤滞:房颤时,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使得血流速度减慢,尤其是在左心耳部位,容易导致血液淤滞,并为血栓的形成创造条件。
2.心脏结构异常:房颤通常与心脏结构性疾病有关,例如二尖瓣狭窄、心肌病,这些情况都会改变正常的心房血流动力学,进一步促进血栓形成。
3.血液成分改变:某些患者可能伴有高凝状态,这种情况下,血小板活性增加,或凝血因子水平升高,使得血液更易于形成血栓。
4.抗凝治疗不足:对于房颤患者,未能正确或充分应用抗凝治疗药物(如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剂)可能导致已形成的血栓未被有效溶解,增加脱落风险。
5.心房电活动恢复:在某些情况下,如心律突然从房颤转变为正常窦性心律,会导致血流动力学的急剧变化,使得原先附着在心房壁上的血栓脱落进入体循环。
房颤患者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中风,因此对于存在房颤的人群,应依据个体风险评估合理选择抗凝治疗,以减少血栓形成及其脱落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