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饮食纤维不足
低纤维饮食会导致排便频率减少,同时增加肠道内细菌发酵产生气体的概率。成年人每日膳食纤维摄入建议为25-30克,可通过全谷物、蔬菜、水果和豆类等食物补充。
2.水分摄入不足
饮水不足会使粪便变得干硬,影响肠道蠕动,从而导致放屁增多但无法顺利排便。每天至少需饮用1500-2000毫升的水,运动量较大时可适当增加。
3.肠道菌群失衡
当肠道内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时,容易产生过量气体,而排便功能却受到抑制。可以适当摄入含益生菌的食品,例如酸奶或发酵食品,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4.缺乏运动
久坐或缺乏体育锻炼会减缓肠道蠕动,导致气体滞留和排便困难。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例如快走、游泳或慢跑。
5.胃肠道疾病
某些功能性肠病可能表现为胀气与排便困难共存,如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等。这类疾病可能需要医生评估,通过药物或特殊饮食方案改善。
6.心理因素
压力过大或焦虑情绪可能引起肠道功能紊乱,表现为排便无规律或腹胀放屁。适当的放松训练、心理咨询或规律作息均有助于改善症状。
如果上述调整后症状依然持续,或者伴随明显腹痛、血便等异常现象,应尽快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