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人体的直肠与肛门之间有一个自然的弯曲角度,称为肛直角。当处于站立或坐着的状态时,该角度通常较小,这种弯曲会对粪便的通过形成一定程度的阻碍。而在蹲姿下,肛直角会随着骨盆底肌肉的放松而增大,使直肠呈现更直的状态,从而减小阻力,更容易完成排便。
2.蹲姿还可以帮助骨盆底肌群完全放松。在坐姿下,由于髋关节的角度较缓,部分骨盆底肌群可能无法完全释放压力,这可能导致排便需要更多时间。而蹲姿时,髋关节的屈曲度增加,骨盆底肌肉完全放松,有助于快速排出粪便。
3.研究表明,蹲姿较坐姿能显著缩短排便所需时间。根据一些研究数据,蹲姿排便平均时间为51秒,而坐姿则需要130秒左右。这一差异说明蹲姿更符合人体解剖结构,便于更高效地完成排便过程。
4.长时间坐着排便可能会导致直肠内静脉受到较大压力,从而增加痔疮发生的风险。而蹲姿能够避免这种情况,进一步提高排便的效率和身体的舒适感。
在现代卫生间中使用马桶已经成为主流,但若想结合蹲姿的优势,可考虑使用脚踏凳将膝盖抬高至接近蹲姿的角度,从而改善排便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