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能够在胃内恶劣环境中存活的细菌,它与多种胃部疾病密切相关,包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等。全球范围内,约有50%以上的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但并不是所有感染者都会出现症状。
2.单靠饮用白开水或添加某些所谓“杀菌”成分(如蜂蜜、醋、大蒜等),无法达到清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尽管某些食品成分可能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例如绿茶中的多酚、蜂蜜中的过氧化氢等,但这些作用在实际胃内环境中非常有限,远不足以完全消灭幽门螺杆菌。
3.临床上,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采用包含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一种抑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的“三联疗法”,或者在此基础上增加铋剂的“四联疗法”。这种组合可以显著提高根除率,治疗成功率可达85%以上。
4.生活方式调整也具有辅助作用。例如避免吃太过刺激性的饮食,减少烟酒摄入,并保持良好的餐饮卫生习惯,可降低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风险。但这些措施并不能取代规范治疗。
科学依据和疗法是清除幽门螺杆菌的关键,需避免对“加某物即能杀菌”的夸大宣传产生误解,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