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常见病因:
消化性溃疡: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可能导致这一部位的灼烧感或隐痛,尤其是在空腹时会加重。
胃炎:急性或慢性胃黏膜炎症可引起类似的疼痛,有时伴随恶心、嗳气等症状。
胃食管反流病:胃酸反流至食管可能导致胸骨后疼痛,常在饭后或平躺时加重。
胆囊疾病:胆囊结石或炎症有时也表现为这一区域的不适,通常伴右上腹痛或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
心绞痛:尽管不常见,但心血管疾病也可能表现为此区域的疼痛,尤其在活动时出现,需谨慎排查。
肌肉或肋间神经问题:局部肌肉拉伤或神经炎症可能导致类似症状,多与体位或特定动作相关。
2.评估和检查:
疼痛性质:观察疼痛是钝痛、刺痛还是灼痛,以及是否与饮食、体位或运动有关。
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黑便、胸闷、心悸等,可帮助初步判断病因。
就医检查:医生可能建议进行胃镜、腹部超声、心电图或血液检查以明确诊断。
3.自我处理方法:
改善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及油腻食物,规律进餐,每次进食不过量。
调整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避免饭后立即平躺,保持适当运动。
药物缓解:若疼痛轻微且短暂,可尝试使用非处方的抗酸药或胃黏膜保护剂,具体用药需咨询医生。
4.警惕危险信号:
若疼痛剧烈难忍,或伴随呕血、排黑便、严重胸闷等,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年龄较大、有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者,需警惕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的可能。
胃上部疼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涉及范围不局限于消化系统,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