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的康复训练有哪些

2025-04-0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病情分析:骨折后的康复训练是促进愈合和恢复功能的重要部分,通常包括关节活动度练习、肌力增强训练和功能性运动。

1.关节活动度练习:在骨折愈合的初期阶段,进行轻柔的关节活动度练习有助于防止僵硬。举例来说,对于下肢骨折,可以进行踝关节的屈曲和伸展练习,其目的是保持关节的灵活性和防止肌肉萎缩。

2.肌力增强训练:随着骨折愈合的进展,逐渐增加肌力训练。这可以通过使用弹力带或者低重量的哑铃进行简单的抗阻力训练。例如,每天进行3组每组10次的膝关节屈伸练习,以增强四头肌和腘绳肌的力量。

3.功能性运动:最终阶段的康复训练涉及恢复日常活动能力和特定技能。例如,步态训练对于下肢骨折患者尤为重要,可以通过平衡板或台阶训练来提高稳定性和协调性。

4.专项训练:某些特定部位的骨折可能需要专门的训练计划,如肩关节骨折后的上肢功能性锻炼,包括肩关节外旋和内旋练习。

5.心肺耐力训练:尤其适用于长时间卧床或限制行动的患者,通过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或骑自行车,改善心肺功能。

骨折后的康复训练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训练计划。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应根据专业医务人员的建议调整训练强度和频率。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