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药物治疗:
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或萘普生,可用于缓解轻中度疼痛。
骨保护药物: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可以帮助减缓骨质流失,间接减少疼痛。
补充钙和维生素D:有助于增强骨密度,长期减少疼痛发生的可能。
2.生活方式调整:
合理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多吃奶制品、鱼类和绿色蔬菜。
适当运动:低冲击运动如步行、游泳和瑜伽,有助于增强骨骼和肌肉强度,同时改善身体的平衡性。
3.物理治疗:
热敷或冷敷:可帮助缓解局部的疼痛与炎症。
理疗设备:使用超声波治疗、肌肉电刺激等理疗技术,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和促进修复。
4.其他辅助措施:
中医针灸:在某些个案中,针灸能有效缓解慢性疼痛。
脊柱矫正:针对脊椎姿势异常的患者,通过专业矫正可以减少疼痛。
合理使用这些方法,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缓解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应定期进行骨密度监测,以便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