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药物治疗
抗血栓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可防止血栓形成。
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tPA),在发病4.5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能够溶解血栓,恢复血流。
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可用于预防进一步的血栓形成。
2.康复训练
物理治疗:包括面部肌肉的恢复性训练和功能训练,有助于改善面部运动功能。
语言治疗:针对有言语障碍的患者,通过专业的言语训练帮助恢复语言能力。
作业治疗:通过日常活动的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保持面部肌肉的灵活性。
3.手术治疗
血管内治疗:如机械取栓,通过微创手术直接清除阻塞的血栓,恢复动脉血流。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于颈动脉狭窄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手术以清除动脉斑块,防止再次中风。
动脉搭桥术:在某些情况下,通过动脉搭桥手术,建立新的血液循环通道。
面部中风的有效治疗依赖于早期识别和及时就医。患者一旦出现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