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抗生素治疗: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常用抗生素如氟喹诺酮类或大环内酯类药物。具体选择需根据致病菌类型来决定。治疗周期通常为7至14天,以确保彻底清除病原体。
2.止泻药物:止泻药如洛哌丁胺可以减轻症状,但不建议用于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腹泻,因为这可能延长感染时间。此类药物应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饮食调整:急性期可暂时禁食,以减少肠道负担。恢复期应逐步引入易消化的食物,如白米粥、烤面包和煮熟的蔬菜。避免乳制品、油腻食品和辛辣食品,这些食物可能加重症状。
4.补液治疗:肠炎常导致脱水,尤其是伴有严重腹泻和呕吐时。口服补液盐(ORS)是常用的补液方法,含有适量的葡萄糖和电解质。如脱水情况严重,则需要静脉输液补充。
5.益生菌:益生菌可以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减轻症状并缩短病程。常见的益生菌包括乳酸菌和双歧杆菌。
6.休息和监测:充分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同时,应密切观察症状变化,若出现高烧、血便或持续腹痛等严重症状,需要立即就医。
以上方法各有侧重,应根据具体病因和患者情况个体化选择。在治疗期间,要避免过度劳累和不必要的药物使用,以免加重病情或产生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