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熟地黄
主要成分:含有多种糖类和苷类。
作用:有助于补血滋阴,常用于治疗肾阴虚、腰膝酸软等症状。
2.山茱萸
主要成分:含有鞣质、甾体皂苷等。
作用:擅长补肾固精,常用于治疗头晕耳鸣、遗精滑泄等症状。
3.枸杞子
主要成分: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
作用: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对视力减退、疲劳乏力有辅助疗效。
4.女贞子
主要成分:含有齐墩果酸及多种三萜类化合物。
作用:滋阴补肾,经常用于治疗头晕眼花、腰膝酸痛等症状。
5.旱莲草
主要成分: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及维生素K。
作用:养阴清热,常用于治疗阴虚火旺、出血症状。
6.龟板
主要成分:富含胶原蛋白、钙质等。
作用:滋阴潜阳,益精补肾,对骨质疏松、肾虚体弱有帮助。
7.鳖甲
主要成分: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及多种矿物质。
作用: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用于骨蒸潮热、经闭症瘕等症。
8.百合
主要成分:含有淀粉、多种生物碱。
作用: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对失眠、干咳少痰有辅助疗效。
9.麦冬
主要成分:含有甾体皂苷、氨基酸等。
作用:养阴润肺,生津之效明显,适合津伤口渴、便秘者使用。
10.天门冬
主要成分:含有天冬氨酸、甾体皂苷等。
作用:滋阴润燥,适用于肺阴虚引起的干咳、咽喉干燥等症状。
以上药物在实际应用时应根据具体病情和体质情况,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盲目使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或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