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感染风险增加:免疫抑制剂通过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来预防器官移植排斥或治疗某些自身免疫疾病。这会削弱身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从而显著增加感染的风险。研究显示,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感染风险增加约2-3倍。
2.肝肾功能损害:许多免疫抑制剂在代谢过程中对肝脏和肾脏有毒性作用,这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或肾功能衰竭。据统计,大约20%的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肝功能损伤,而肾功能受损的比例也较高,约占10%-15%。
3.恶性肿瘤风险增加: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会降低机体的免疫监视能力,增加恶性肿瘤发生的概率。一项大型研究显示,免疫抑制剂使用者罹患皮肤癌和淋巴瘤的风险分别增加了3倍和2倍以上。
4.代谢紊乱:部分免疫抑制剂可能导致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数据显示,大约30%的患者在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期间会出现高血糖,而高血压和高血脂的发生率也显著增高,分别约为25%和20%。
在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时,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和血脂等,以便及早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问题。同时,应根据医生建议调整药物剂量,以尽量减少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