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肝阳上亢:肝主疏泄,调节全身气机。当情志不舒,长期抑郁或过度劳累,会使肝气郁结,进而化火升腾,导致肝阳上亢,表现为头痛、眩晕、易怒等症状。
2.肾阴虚:肾藏精,主水液代谢。肾阴不足会导致肝阳偏亢,而肝阳之火又会消耗肾阴,形成恶性循环,常表现为耳鸣、腰膝酸软、烦热盗汗等。
3.脾失健运:脾主运化水谷精微。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湿邪内侵等都会损伤脾胃,使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痰湿内生,阻滞经络,影响心脑血管功能,表现为胸闷、腹胀、四肢沉重等。
4.瘀血内阻:血瘀是指血行迟缓或者淤积不通。长期气滞、血虚、寒凝等因素都会造成血瘀,血瘀阻络则会引发高血压,表现为固定疼痛、皮肤紫斑、舌质紫暗等。
5.气血两虚:气与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长期消耗过多或先天不足会导致气血亏虚,不能濡养脏腑,导致高血压,表现为乏力、心悸、头晕目眩等。
中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讲究辨证施治,通常通过调整生活方式、使用中药及针灸等方法来调理脏腑功能,达到降压目的。在实际治疗中,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调理,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