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控制原发病:通常原发病如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是导致肾实质性高血压的原因。治疗应从控制这些基础疾病入手。例如,对于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对于慢性肾病患者,需采取措施减缓病情进展。
2.降压药物治疗:
常用的降压药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这些药物不仅有助于降低血压,还可以保护肾功能。
钙通道阻滞剂和利尿剂也常用于治疗中,尤其是在需要进一步控制血压的情况下。
3.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方面,建议采用低盐饮食,每天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下。
保持健康体重,通过合理的运动和饮食调整来维持正常的身体质量指数。
限制酒精摄入,避免吸烟,以减少对心血管系统的额外负担。
4.定期监测与随访:定期监测血压和肾功能指标非常重要,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以上方法结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地控制肾实质性高血压,并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定期复诊有助于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