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肾小球疾病:肾小球是肾脏中的微小过滤单元,当肾小球受到损伤时,蛋白质会漏出并通过尿液排出。这类疾病包括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2.糖尿病肾病: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变厚,增加尿蛋白的排出。糖尿病患者中约有20-40%可能出现肾病。
3.高血压性肾损害:长期高血压可引起肾血管硬化,影响肾小球的过滤功能,导致尿蛋白增多。
4.感染或炎症:全身感染或局部感染(如泌尿系统感染)可能引发炎症反应,使肾小球通透性增加,导致蛋白质漏出。
5.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和一些抗生素,可能对肾脏产生毒性作用,引起尿蛋白升高。
6.其他因素:剧烈运动、严重脱水、过敏反应等也可能短暂性地导致尿蛋白增加,但这种情况通常是暂时的。
持续高水平的尿蛋白提示肾功能可能受损,应尽早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以防止进一步恶化。注意血糖、血压的控制,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