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控制心室率,心室率控制的目标是通过药物或非药物手段将心室率维持在相对正常的范围内,从而减轻症状并降低并发症风险。常用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以及洋地黄类药物。
2、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对于阵发性房颤或持续性房颤,通常会考虑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通过导管消融等方式来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药物如胺碘酮、普罗帕酮等常用于这类治疗。
3、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房颤由于心房内血流淤滞,容易形成血栓,并可能导致中风等严重并发症。抗凝治疗是房颤管理中的关键部分。对于有中风高风险的,通常建议长期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等。
4、管理基础疾病与并发症,房颤通常伴随其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针对这些基础疾病的积极管理也是房颤治疗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在选择具体的治疗方案时,需要考虑个体化情况,包括房颤类型、症状严重程度、基础疾病、出血风险等因素,综合评估后做出最合适的治疗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