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痔疮:这是导致肛门出血最常见的原因。痔疮患者常表现为排便时滴血或便后手纸带血,鲜红色,多无疼痛。如果是外痔或混合痔的急性发作,还可能伴随肿胀和疼痛。
2.肛裂:肛裂通常表现为排便时剧烈疼痛和少量鲜红色出血,疼痛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该症状多与大便干结和排便困难相关。
3.直肠息肉:儿童和青年人中较为常见,可表现为无痛性便血,血液一般鲜红色,不与粪便混合,偶尔还可能有脱出的肿物。
4.结直肠癌:尤其是中老年人,如果反复出现便血且伴有黏液、腹泻、体重下降等症状,应高度警惕结直肠癌的可能。其出血可呈鲜红色,也可为暗红色,常与粪便混合。
5.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这类疾病的便血多呈暗红色或鲜红色,可能伴随腹泻、腹痛、发热、消瘦等全身性表现。
6.消化道其他病变: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上消化道疾病,虽然主要以呕血或黑便为主,但极少数情况下也可能引起鲜红色便血,需结合病史综合判断。
7.感染性疾病: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等肠道感染病原体,可以引起黏液脓血便,并伴有腹痛和发热。
8.凝血功能异常:某些血液系统疾病或使用抗凝药物后,也可能导致不明原因的肛门出血。
便血的性质、出血量及伴随症状可以为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线索,但仅凭肉眼观察难以确定具体原因。出现肛门出血,应尽快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检查,如直肠指检、肠镜、影像学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